-
【劃重點】:今年以來,原材料掀起漲價潮,并且風浪延續至今。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0%,環比上漲0.5%;其中,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17.9%,加工工業價格上漲7.5%。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營銷視野,作者:編輯】原材料價格,關乎制造業榮枯。
今年以來,原材料掀起漲價潮,并且風浪延續至今。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0%,環比上漲0.5%;其中,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17.9%,加工工業價格上漲7.5%。1-7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7.9%。
上游通脹、下游通縮,中國制造業面臨前有險灘、后有荊棘的嚴峻挑戰。但這種挑戰并非全然來自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是企業亟待尋找抓住消費者的新路徑。
可以肯定的是,對那些長期以價格為導向的品牌來說,這是一場災難。就拿智能手機產業來說,隨著競爭不斷升溫、同質化持續顯現,很多企業創新觸頂便轉頭在價格、成本上動刀子。而此輪原材料漲價,無異于堵住了他們的最后一條路:如果跟漲價格,很可能口碑滑坡、折損銷量。而硬抗又容易失血過多,紓困無門。
其實價格高低本身并無對錯,只是企業不能把產品跟價格過度綁定,忽略對品質的追求。就像蘋果的產品即便漲價也不愁銷量,正是因為產品力過硬。而在國內制造領域,這類追求科技、高端、品質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此次價格戰的“熄火”恰恰為他們帶來新機遇。
想要不被外界供應、上游產能等不確定性因素所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們攥在自己手里。華為就很典型,面臨海外芯片斷供,他們在產業鏈“去海外化”上步步為營,從系統到芯片都已實現國產化替代,大幅擺脫海外依賴。
另外,想要穩穩抓住定價權,就需要超過用戶預期、超越同行視野。這就讓人想到海爾智家,這個品牌從家電起家,如今已經有了高端、場景、物聯網等新標簽。旗下卡薩帝多年布局高端已形成品牌價值護城河,做到了冰、洗、空多品類份額引領,數一數二;新品牌三翼鳥也通過“賣場景”實現客單價的躍升,20萬+大單成為常態。
以數字化轉型提升產能、優化運營效率也能夠成為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在山東宏河紙業的智能立體倉庫中,每天生產的4000多噸成品紙可自動尋找巷道、進入蜂巢式儲貨區,大大節省人力成本;東莞華美食品有限公司也明白“機器貴,人更貴”的道理,他們在去年鋪設了自動化生產線,如今流水線上的工人已減少一半。
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能提前建立優勢、預備風險,在“晴天時修屋頂”固然難得。可即便雨已經下了起來,我們也不能束手躺平——堅守品質、探索高端、深耕創新,對制造企業而言永遠都不算晚。畢竟有句話叫“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此看來,原材料價格的周期性漲跌,真不是一件壞事。環境的劇變,再一次為中國制造企業敲響警鐘:企業不止要做大,更要做強。而科技創新、品牌價值、品質服務,是從大到強的關鍵性因素。事實也證明,當企業真正抓住、做到了這些,不論行業怎樣變化也都能牢牢抓住消費者。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制造業是機遇還是挑戰?》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2025家電H1:海爾智家雙第一,增速領跑
- · 輕工業科技百強榜,Top5均是家電企業,誰是第一?
- · 連續9年獲行業認可!海爾智能門控獲7項葵花獎
- · AI智能鎖現雙陣營:要么升級安防,要么做家庭智慧入口
- · 海爾智家推出金吾衛高端智能門鎖今日上市
- · 監控有死角!海爾智能雙目攝像頭建博會上市消除盲區
- · 消費者享受AI家的便利,也要承受AI的煩惱
- · 建博會新看點:家裝不再東拼西湊,一體化智慧家成主流
- · 建博會上的分水嶺:有人延續優勢,有人打破邊界
- · 人均4.3個APP控制家!三翼鳥幫用戶卸載APP,因為1個就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