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再三股票回購目的是什么?
欄目:家電新聞-新聞評論 時間:2021-05-31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編輯
-
【劃重點】: [ 今年5月中旬格力電器剛結束了第二期回購,前兩期回購總耗資約120億元。當外界以為格力電器的回購已結束時,沒料到格力電器在5月底拋出了力度更大的第三期回購。 ] 格力電器(0006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新聞評論,作者:編輯】[ 今年5月中旬格力電器剛結束了第二期回購,前兩期回購總耗資約120億元。當外界以為格力電器的回購已結束時,沒料到格力電器在5月底拋出了力度更大的第三期回購。 ]
格力電器(000651.SZ)5月27日公布新一期最高150億元的股票回購方案。此前格力電器已完成兩期約120億元的股票回購方案,此次繼續加碼用于員工激勵的股權回購投入,完善治理機制、做多元化業務。
第三期回購金額最高
今年5月中旬,格力電器剛結束了第二期回購,前兩期回購總耗資約120億元。當外界以為格力電器的回購已結束時,沒料到格力電器在5月底拋出了力度更大的第三期回購。
本輪回購,格力電器擬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75億元、不超過150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0元。按回購資金150億元測算,預計可回購3.56%股權;按回購資金75億元測算,預計可回購1.78%股權。
格力電器表示,此次回購所得股權,將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以此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建管理團隊持股的長期激勵與約束機制,確保公司長期經營目標的實現,推動全體股東的利益一致與收益共享,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本次回購將在12個月內實施,預計回購股份如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格力電器有限售條件的股權將約在2.57%~4.35%之間。本次回購所得股份如未能在36個月內用于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未使用部分將注銷。
格力電器截至2021年3月31日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129.3億元,資產負債率62.6%。格力電器認為,用150億元自有資金回購股份,不會對經營和財務產生重大影響。
2019年12月,格力電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稱“混改”)方案落定,珠海高瓴、HH Mansion和珠海格臻一致同意,在混改完成后,將推進給予管理層實體(珠海格臻)認可的管理層和骨干員工總額不超過4%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
格力電器自2020年初“混改”完成以來,已實施了兩期股票回購。2020年4月開始的第一期回購,累計回購1.0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每股買入價在53.01元~60.18元之間,成交總金額約60億元,2021年2月24日實施完畢。
2020年10月開始的第二期回購,累計回購約1.0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1.68%,每股成交價在56元~61.95元之間,成交總金額約60億元,2021年5月17日實施完畢。格力電器前兩期回購了3.48%的股權,離4%的股權激勵計劃還有空間,第三期方案應運而生。
完善員工激勵機制
格力電器目前正處于發展的轉折期。
去年疫情影響了公司業績,由于格力電器約七成收入依賴于家用空調,且以國內市場為主、以線下渠道為主,疫情對空調線下零售和安裝業務帶來了沖擊。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快多元化業務的擴張是格力電器急需解決的問題。
2021年5月24日,在格力電器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的空調主業已從家用空調拓展到商用空調以及特殊工況空調,后續將重點向冷藏冷運、軍工國防、醫療健康等領域繼續拓展。
海外方面,格力電器已在巴西建有海外生產基地,對于海外并購公司既不排斥也不盲目,后續格力電器“走出去”戰略將堅持積極促進、謹慎防范的原則推進。
由于處于多元化擴張的關鍵期,格力電器在2020年年報中透露,2021年將推動公司機構改革,促進多元化業務板塊市場化,提升企業的整體營運效益;2021年還將落實員工持股計劃,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留住和吸引核心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格力電器在家用空調領域的老對手,美的集團(000333.SZ)今年已推出核心管理團隊持股計劃暨“美的集團全球合伙人計劃”之第七期持股計劃。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5月21日在美的集團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美的去年年底重新定義了五大業務板塊、四大戰略路徑,根基是治理機制,包括股權多樣性和分散性、全體股東利益兼顧等。
相比之下,美的集團在多元化、管理層和核心員工持股方面已先行一步。格力電器在“混改”后,從原來珠海市國資委是實際控制人,變為無實際控制人,為其進一步推進市場化運營鋪平了道路。今后,格力新興的多元業務板塊,如何結合員工持股來加快發展,值得期待。
5月27日截至收盤,格力電器股價為58.04元,漲幅3.29%。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格力電器再三股票回購目的是什么?》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承壓前行的廚電企業,或許可以把目光放在這
- · 洗牌、淘汰、價格戰?家電業的救命稻草或近在咫尺!
- · 一文解析新型冠狀病毒 怎樣做才能安全保護自己?
- · 近萬元掃地機器人上市,它給行業帶來哪些思考?
- · 線上排名跑進前四,這家冰箱品牌是如何做到的?
- · 關于OLED電視:會打價格戰的未必是有技術實力的,早打卡的未必是會笑到最后的
- · 冰箱界的“冷笑話”?TCL收購奧馬進入白熱化
- · 挑戰企業智慧和勇氣,家電新零售的車該怎么搭?
- · 瞄準Z世代,家電企業花高價請明星代言值不值?
- · 洗地機晉升“清潔家電一哥”,光輝時刻真的到了嗎?